「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之「臺灣文獻叢刊」,選材經典,規模宏大,向為研究古臺灣最重要之文獻,然而出版至今已相隔三、五十年,其間海內外不斷有新的史料被發現、翻印,也陸續在坊間流傳,尤其近二十年來「臺灣研究」蔚為顯學,海峽兩岸競相爭取「臺灣歷史」的解釋權與發言權,翻印臺灣古籍頓成風尚,幾十年下來兩岸所累積之文獻史料已經相當可觀,早該有新的一套文獻匯整來集其大成,彌補「臺灣文獻叢刊」出版至今這幾十年之空缺。
本公司身為古籍數位化之尖兵,十年來默默選擇有價值之經典文獻,悉心為其添上科技之新衣,讓研究者擺脫厚重紙本之包袱,對史料能更快速地全文檢索、更有效地利用,「臺灣文獻叢刊續編全文資料庫」遂在這樣的緣由下誕生了。她是本公司繼「臺灣文獻叢刊全文資料庫」後之延續性作品,其內容質量雖遠不能與前作相提並論,但至少已跨出數位化整合兩岸文獻之第一步。尤其本資料庫所收182種古書檔案,皆首度以「全文版」之樣貌問世,相信較傳統紙本更貼近現代研究者之需求。
<選錄原則>
.從時間看,本資料庫所選書種史料,皆係民國45年(西元1956年)以前之中文著作或檔案,其中大部分為明清兩代完成之著作,其次為日治時期與民國時期之文獻。
.依來源/出版地看,所收書種包括臺灣地區數個重量級臺灣史研究機構與出版社之出版品、檔案,以及原藏於大陸各大學圖書館之珍本、孤本、稿本,後來翻印成書在民間廣為流通之文獻資料。
為避免資源重複浪費,已有數位化專檔之資料,或已列入官方數位工程計畫內之文獻,或無特殊考獻價值之民間文書與族譜等,此處也不予收錄。
從與「臺灣文獻叢刊」區隔之角度看(以下簡稱「臺文」),「臺文」曾經收錄過之同本書,「續編」原則上不再收錄,但若新發現之版本內容與「臺文」舊版本有相當差異時,新版仍予收錄。如「臺灣通志」曾收於「臺文」中,「續編」則收錄文字內容有些差異之原稿本;如「淡水廳志」與「澎湖廳志」,「續編」所收版本是較「臺文」更早之版本(後者為前者之修訂版);另如「臺灣府總圖纂要」、「天后顯聖錄」等,新舊版本各有所缺,相互參照可收互補之效;又如「讓臺記」,「臺文」版頗多阿日本人語,多處且遭篡改,「續編」版則呈另一樣貌,還原史實。
|